當前的原油價格已經下探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但跌勢并未有終結的趨勢,油價的大跌是因為全球經濟衰退及原油產量顯著增加。追其主因,原油從去年開始的下跌是因為美國頁巖油產量的爆發引起的,這也使得市場逐漸的關注世界主要原油生產者對于生產成本的分析,然而頁巖油屬于新的開采技術,市場對頁巖油的開采有很多忙點,其中包括OPEC和俄羅斯等石油生產巨頭。
OPEC拒絕減產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將高成本的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擠出市場。美國頁巖油產量還被認為是油價暴跌的“罪魁禍首”。但是他們并未退出市場,而是與對手OPEC僵持。即使油價到了35美元,大部分生產商的現金成本仍低于當前的油價。只有油價降至更低,才能使一些原油生產商停止生產。這充分說明了即便油價下跌到當前的位置,仍不能使供需得到充分的調節,油價仍與繼續下探的空間。
過去一年里,維持石油生產的現金成本已經下降。其部分原因在于,美國本土的生產企業從美元走強中得到了好處。此外,技術進步也使得石油鉆井變得更為便宜和有效率。另外,近日美國高收益債面臨大崩盤,美國能源企業受到較大的沖擊。中小產油企業負債累累,只要油價高于他們的現金成本,企業就有動力繼續生產,以償還債務。就目前而言,大多數的美國石油生產商仍以每桶低于市場價的現金成本生產原油。花旗報告暗示,墨西哥和加拿大西部產出的石油價格低于30美元/桶,均在目前的WTI和布倫特原油的價格之下。
盡管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現金成本低于當前市場油價,但他們的處境也并不是很樂觀。據路透,油價跌勢已持續18個月,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現有的資金較為緊張,并且對沖保護日益減少,現在油價面臨又一波急劇跌勢,如果油價沒有反彈,他們的獲利有可能遭受嚴重打擊。路透社曾表示,生產商挺過2015年,得益于服務成本的大幅削減,并多虧在高價位對很大一部分產量進行對沖,但明年起,許多公司的營收將出現明顯下滑,同時整個行業的資產負債情況將面臨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