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荷蘭計劃在三年之內建設完成“塑料道路”,到時候熱愛單車的荷蘭人在塑料道路上騎車去看郁金香了。目前,“廢舊塑料公路”計劃還在實驗階段。公司正在反復進行路面測試,以保證在雨雪或潮濕天氣下,塑料質地的路面不會讓車輛打滑發生危險。公司也正在尋找能夠提供干凈塑料的供應商。
荷蘭計劃三年內建成廢舊塑料公路
其實,很多廢棄塑料制品早已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最近的幾十年,塑料已經成為了質地堅固重量又輕的低成本材料,尤其是在應急房屋建造領域。2010年海地發生海嘯,一家公司利用預制塑料模板,僅僅花費45分鐘就建造成一棟堅固保暖的房子,不僅性能高于傳統的水泥墻,還可以多次回收利用。
除了道路、建筑等大型領域,日常生活中的廢棄塑料也可以回收利用。曾經推出可組裝的智能手機系統Phoneblocks的年輕荷蘭設計師大衛?哈肯斯(Dave Hakkens)在2013年創辦了PreciousPlastic公司,設計發明了四臺機器,可以把廢棄塑料變成生活日用品。這些機器組裝方便、操作簡單,“塑料工廠”在家也可以輕松開工。他說,生產這些機器并不是最終目的,最重要的是讓全世界人認識到回收塑料的重要性。
塑料公路僅僅是鹿特丹為改善生態環境而進行技術改革的開端,幫助荷蘭去除不必要的污染,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才是整個荷蘭的心聲。如果工程進展順利,公司將向全世界推動這一技術,尤其是向發展中國家,既能節省道路建設開支,又為地球減少了污染物。
最初想到利用廢舊塑料來鋪路的,并不是荷蘭,而是印度。在上世紀末,印度深受白色垃圾的困擾。一家名為K.K.塑料垃圾管理(K.K. Plastic Waste Management)的公司,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測試以廢舊塑料來建造公路。不過,相比荷蘭人的模式,這家印度公司的方案比較保守。
K.K.塑料垃圾管理公司的方案仍然要大量依靠瀝青和石子,但他們在筑路材料中加入了大量的廢舊塑料,從而提高了道路的耐用性。理想情況下,印度普通公路的使用壽命通常為三到四年,而在材料中加入廢舊塑料所建造的公路,壽命能夠延長一到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