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塑料原料行業上漲來得太快,被業內人戲稱漲得太快就像“龍卷風”。最近塑料行業的朋友圈都被漲價圖刷屏了!今年下半年將是再生塑料行業洗牌最殘酷的半年,眾多企業在漲價的刀尖上跳舞,如何生存正是關鍵。

從7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來,提出了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方案,并且進一步的完善了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
再生塑料進口基數較大,后期禁止進口后整體供應量損失嚴重。雖然禁廢令會迅速推動中國的塑料原料行業的再生塑料回收利用的質量和水平,促進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但從中長期看禁廢進口對塑料市場本身來說必定是巨大的利空,甚至有可能演變為一場災難。
進口量損失之后,多數的企業會將目標轉移到國內的回收領域。但是,目前國內回收體系頂層設計并不完善,在回收、分揀、流通、加工等多頭管理體制下,國內目前的回收量難以彌補近700萬噸再生塑料進口的減少量。那么,對于再生下游行業,原料要從哪里來?這個路徑該如何走,成為了目前行業內最大的難題。
在環保督查的影響下,企業開工嚴重受限。今年4月份以來,國內再生塑料市場整體開工率由5成左右持續下降到了2成以下,基本國內所有的再生塑料市場都在此次的行動中均處于停工休整的狀態。在長期停工后,社會流通領域的再生塑料貨源明顯不足,從而推高了再生料的成交價格。
今年3、4月份再生企業雖然停工,但多數以消化自身的庫存為主,整體價格波動幅度較小。但進入5月之后,企業的庫存基本消化的差不多了,由于社會庫存緊張,所以賣方市場氣氛濃厚,報盤逐漸一路走高。相關塑料網平臺的數據顯示,9月份河北塑料原料PP白透明一級顆粒主流價格在7100-7300元/噸,對比5月份上漲了12.50%。
盡管價格不斷的上漲,但是知道今日多數的企業仍然沒有達到環保的要求,所以后市開工難度較大,所以短期內供應依然趨緊。在沒有足夠供應量支撐的情況下,過高的價格也只是虛高,企業其實并未從高價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