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11月29日,2013光纖通信發展報告會在廣州番禺舉行,訊石記者應邀參加會議,有幸聆聽眾位院士們的精彩演講。趁著茶歇的間隙,訊石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簡水生。簡院士表示不看好塑料光纖,首先,國外石英光纖的價格已降至40元人民幣左右,而國內的塑料光纖仍在600至700元;其次,溫度穩定性方面,塑料光纖耐高溫能力不行,性能不具有競爭力;更為嚴重的是,塑料光纖的損耗大,石英光纖的損耗僅為0.18db/km,而塑料光纖的損耗為0.5db/km,塑料光纖每公里損耗太大。
簡院士在報告中還提到目前的網絡改成光交換可節省99%以上能量,研究光交換刻不容緩,提出愿景,希望T級容量交換機在我國首先實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報告中提到了大型數據中心的建立情況,隨著移動網絡的扁平化,未來光分路器的需求量會上升。鄔院士還強調,前國內的大的數據中心對環境和氣候有嚴格的要求,以前建在東南等地的數據中心,隨著“數據中心云化”,未來將建在西部的寧夏、呼和浩特、貴陽等地,后續的布局方式也許不集中可能會分散布局,那么數據中心間的連接就需要大量的光纖光纜,這給整個光通信也將帶來增長機會。
另外,鄔院士還提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一個服務器已無法裝下大量的數據,那么以后服務器間的交換將更多,變成了CtoC的云,服務器也將邊緣化,這些都將帶來新的增長點。全球互聯網去中心化,網絡管道OTT化,服務管理智能化,這些都將給光通信發展帶來機會。目前WIFI的普及也將帶動基站建設,移動通信的多樣化,也將給光通信帶來機會,比如有推出的小蜂窩系統等。“有人認為無線是搶了有線的生意,但同時也提供了機會”。隨著移動網絡扁平化,中國互聯網網間互聯架構加強,可配置光分插ROADM會用得越來越多,盡管目前的用量還不大。
院士的觀點總是特別能吸引聽眾的注意,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高級顧問毛謙在報告中提到,目前全光網遇到了兩大技術難題——光存儲與光邏輯器件,而光存儲是比較難跨越的。
中科院半導體研發所副主任祝寧華講述了《支撐光網絡發展的光電子器件研究現狀與趨勢》的報告,指出了光電子未來發展的四個趨勢:一是光電子集成,二是微電子與光電子的相互融合,三是硅基光電集成技術,四是多維調制與復用。重點強調未來光電子的發展趨勢會從單元器件向集成化芯片發展,其中40Gb/s將成為光接入的核心,另外也提出TWDM—PON將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技術,而高速激光器的研發也將成為焦點。
中國聯通研究院唐雄燕博士提到了“智能泛”概念,訊石記者席下與唐博士交流了解到,FTTH固網不可能像往年那么猛,之后會平穩,但是無線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另外,訊石記者也與唐博士交流了對分路器市場的一些看法,唐博士表示目前現狀確實不容樂觀,價格競爭激烈,企業生存艱難,產品良莠不齊。誠然運營商也制定了分路器的一些標準,但由于招標價格影響,實際規范得不到落實,唐總也期待可以通過上下游共同努力維護好市場。
另外就器件廠商關心的PON市場走向問題,訊石記者也與唐總進行了溝通,唐博士表示運營商也都了解PON目前市場競爭的慘烈,但是從中國聯通數據可看出ARPU并沒有增長,大部分收入來源于3G帶動,所以在運營商層面對投入也非常謹慎,所以對價格也很敏感。據唐博士透露很多PON廠商指望著ONU賺錢,但后續OLT和ONU將分開招標,這意味著兩塊產品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這給我們光器件廠商又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