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研究中心了解,伴隨著市場震蕩趨勢的穩定,塑料行業必將會呈現出穩定提升的新景象。相信隨著塑料和相關行業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塑料產業一定會實現更大的增長。
我國塑料行業現狀:
中國的塑料用量,雖然已占到了首位,但在人均消費上僅為發達國家的七分之一,中等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這說明我國塑料行業今后還有非常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就塑料行業而言,雖然上半年全國貸款大增,市場流動性充裕。但大多數塑料企業卻受益不大,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依然困難,生產回升緩慢、乏力。這種情況至少表明,當前國內貨幣的增加,對行業經濟的推動作用明顯不足和滯后,且效率不高。
產品的利潤比低端要高很多,類似于醫用塑料,工業塑料如汽車儀表盤等等都是我們現在正在研發的方向,國內的產品市場前景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國內生產的塑料類石化產品,盡管近幾年產品檔次提升得比較快,但目前仍大多是中低端產品,國際市場上80%-90%的塑料產品都是國外生產的,中國企業生產得非常少,主要原因是技術問題。
技術方面的作為確實空間不小。如家用暖氣管,PPC(氯化聚丙烯),PPS(聚硫醚)等都可以用做這種管的原料,但具體用哪個好,現在都差不多,質量還有待提高,如果企業能研發出更好的產品,那將會大大提高企業利潤。
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開辟新的利潤點。我國塑料管的應用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多空白領域,這就是新的市場容量空間,如塑料布軟管產品的研發。目前 國內塑料管材企業生產主要集中在塑料硬管上,而涉及塑料軟管生產的企業相對較少,因此市場較為廣闊,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軟管,其競爭者少,產品的利潤率高。
從中國通用塑料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報告了解對于塑料企業來說,應積極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快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調整,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筆者在尋訪專家時發現,專家們普遍認為現在是塑料行業企業轉型發展的好機會:只有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加速技術進步,轉變傳統的外延擴張式發展方式, 才能實現塑料行業的戰略轉型,由此在內憂外患的大考中贏得高分。
以往國內塑料管材企業多是采用工業品的營銷推廣策略。其實,從塑料布管材產品的本質特征而言,有些塑料管材特別是民用產品,不妨采取消費品的營銷推 廣策略,建立。就目前國內塑料管材企業的產品銷售渠道來看,應加快網絡建設,增強市場終端的推廣力度,如與大型建材超市合作。2014年我國塑料行業概況
我國出口的塑料制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 或者是一些國外出設計、出工藝的委托加工產品。與進口的同類產品相比,在技術含量、工藝設計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 國內企業缺乏對國外市場、政策的了解,出口的塑料產品甚至連安全、環保等重要標準都達不到,從而在國外遭禁,2004年俄羅斯禁售從中國進口的部分塑料玩具就屬于這種情況。
中國的合成樹脂產量是第七大生產國,聚乙烯 中國的合成樹脂產量是第七大生產國,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占86%;塑料產量居第二。
塑料制品行業是全國輕工業中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的行業之一,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04年全部國有和非國有規模企業9473家,比上年 增長了 11%;塑料制品產量達到1846.61萬噸,比上年增長11.98%;工業總產值(現價)3803.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00%,占輕工行業 總產值的10.14%,產值總額在輕工19個主要行 業中位居第三,占國內生產總值136515億元的2.78%;實現產品銷售率98.03%,高于輕工行業平均水平。產品銷售 收入3681.13億元,同比增長25.68%; 實現利稅231.02億元,同比增長了20.93億元;利潤總額為 141.67億元,同比增長了10.64%,占輕工利潤總額1566.66 億元的9.04%。
中國塑料工業是以塑料加工為核心,包括塑料 合成樹脂、助劑及添加劑,塑料加工機械與 模 具在內的一個整體。五十多年以來從無到有、 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健康發展。 合成樹脂、合成橡膠與合成纖維三大類合成高 分子材料已成為人類生存和繁衍離不開的新型 材料,已與鋼鐵、木材、水泥一起構成現代社 會中的四大基礎材料。 塑料原、輔材料的生產、塑料加工裝備與技術的整體水平、塑料制品的研制開發及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都已步入先進大國行列。